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意見》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保障平臺經濟相關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對此,有專業人士表示,隨著《意見》的出臺,或將對電商要求品牌進入平臺時須進行“二選一”的亂象形成有效遏制。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網絡零售同比增長21.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攀升至19.6%。網絡經濟服務平臺網經社早前發布調查報告指出,近年網購節盛行,其新模式、新業態對經濟的拉動效應進一步凸顯。但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競爭加劇,部分電商平臺持續利用既有優勢采取限制性措施,致使商家、消費者蒙受較大損失,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
對此,有電商專業人士認為,品牌面對電商的要求,配合發表官方聲明、階段性下架熱門商品等行為,是品牌面臨“二選一”重壓下的自保方式之一。品牌都希望多渠道發展,不希望成為壟斷平臺的棋子,因此往往只發聲明不關店。而實施平臺則會將品牌的聲明進行廣泛傳播,從輿情端打擊競爭對手。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只有知名品牌才具備與電商協商的能力,更多中小品牌則只能接受“壟斷”。在電商平臺制造“二選一”準則時,營收損失數千萬、被迫裁員的中小企業不在少數。此次《意見》,明確指出要“依法查處互聯網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交易、不正當競爭等違法行為”。隨著《意見》的出臺與實施,“二選一”這類“一家平臺受益、萬家企業受損”的壟斷與倒退行為,或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