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資本拿下格力電器的第10個工作日,這筆400億的大項目又有了新變化。
11月11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鑒于股份轉讓協議的內容尚有未盡事宜,珠海明駿和格力集團仍在繼續協商,雙方同意將股份轉讓協議的計劃簽約日期延后。
受此消息影響,在A股市場小幅反彈的情況下,格力電器早盤一度下跌近4%。截止發稿,格力電器下跌3.35%,報收59.12元。
高瓴入主“好事多磨”?
簽約推遲,業內人士猜測,這意味著,以董明珠為首的格力管理層同格力集團、高瓴資本之間還需要時間進行更深入的溝通。
10月28日晚,格力電器正式公布珠海明駿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為格力電器15%股權的受讓方。具有國資背景的格力集團讓出了長達23年的第一大股東位置,僅保留3.22%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特意表示,意向受讓方應自被確定為最終受讓方之日(即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 個工作日內與格力集團簽訂《股份轉讓協議》。
而在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之前,珠海明駿還需要得到格力電器管理層的同意,雙方就具體合作方案達成一致,并對外披露。
公告還提到,目前珠海明駿已通過受讓意向書書面邀請的形式向格力電器管理層提出合作邀請。
10個工作日過去了,沒有等到合作方案,卻等來延遲簽約的公告。
高瓴資本入主格力
面臨三道大考
只有董明珠為首的格力管理層首肯之后,高瓴資本才有希望和格力集團簽訂《股份轉讓協議》。
而在這之后,高瓴資本還需要得到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及其他有權政府部門批準后方能生效。
此前證券時報評論稱,高瓴資本入主格力電器至少面臨三道大考。
首先,是處理好現有格力電器管理層的關系,實現新大股東進駐之后的公司平穩過渡。
眾所周知,董明珠以強勢著稱,非常在意管理層擁有絕對的控股權。而從董明珠最新接受采訪對外透露的信息來看,她并沒有參與上述股權轉讓事宜。
董明珠曾明確表示,“格力需要的是真心誠意愿意幫助格力電器發展的企業”,“此次交易絕不接受野蠻人參與”。作為格力電器“娘家”的珠海市國資委和格力集團對受讓方的要求遠遠不只是“有錢”,還得有能力為上市公司引進有效的技術、市場以及產業協同等戰略資源,甚至是推進珠海產業升級整合的資源。
然而,企業家把新晉投資機構當成“野蠻人”、心生嫌隙的案例在資本市場并不鮮見。處理好與格力電器現有管理層之間的關系,是擺在高瓴資本、面前最迫切的一個任務。
第二,產業賦能、助力格力電器加速多元化發展戰略,這是接下來全市場目光的焦點所在。
在家電市場,格力和美的通常都會被拿來比較,然而格力的估值一直低于美的原因就被認為至少和多元化、國際化有關聯:美的的多元化相對比較成功,它的空調、冰箱、洗衣機、小家電都不錯,而且海外市場做得也不錯。因此,格力電器的多元化、國際化不論是從自身發展,還是行業發展推動都有著迫切要求。
董明珠多次提到工業互聯網這個詞。她說“工業互聯網,首先是工業,其次才是互聯網。互聯網能給工業插上翅膀”。格力電器在工業制造方面有非常扎實的基礎,而在互聯網方面確實有一些薄弱的環節。
高瓴資本在互聯網方面則非常強,先后投資了騰訊、京東、美團、滴滴出行、去哪兒等一系列創新經濟的領頭羊企業。此外,高瓴擁有橫跨科技企業與實體經濟的豐富的投資圖譜,同時擁有自建的大數據團隊和全職戰略運營專家,在產業互聯網賦能實體經濟上積累了豐富的案例。而在數字化賦能企業方面也有成功案例,比如在門店的數字化升級,基層店員數字工具、人貨場重構等。對董明珠執著的芯片業務,參照高瓴資本之前的做法,極大可能會推動相關科技企業和格力電器現有科研業務形成優勢互補。
第三,在空調市場國內競爭激烈,國際市場格力營收占比還有巨大想象空間背景下,加速國際化勢在必行。
目前格力海外營收占比15%,美的、海爾均超過40%。其中的主要區別是,格力一直堅持打自己的品牌推廣,而美的、海爾在海外有一些并購。比如像美的收購了東芝的白電,海爾收購了通用的家電。美的、海爾能夠借助原有的海外品牌迅速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而格力的策略就是堅持打自己的品牌,所以格力需要花更長的時間進行市場滲透。董明珠在今年年初的股東大會上也表示看好國際市場巨大空間。
高瓴資本在國際化合作方面已有先例可循,比如作為騰訊長期重要的投資者,2013年高瓴與騰訊及印尼媒體集團公司Global Mediacom宣布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在印尼發展微信業務。2017年高瓴資本把韓國知名的O2O平臺Woowa Bros公司介紹給美團企業,兩家企業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語言”,通過參觀交流等方式建立了良好的相互學習機制。格力電器堅持以自有品牌打國際市場,在高瓴資本的加持下,國際化步伐是否邁得更快值得期待。
格力加快對外投資
再砸20億搞芯片
一邊是焦急等待中的高瓴資本,一邊是氣定神閑的格力管理層。
在發布延遲簽約的公告之前,格力電器還發布了一條對外投資公告。
根據公告,格力電器擬以自有資金20億元認購三安光電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按三安光電此次發行股數上限計算,格力電器完成這筆投資后,將持有三安光電4.76%的股份。
受此消息影響,三安光電12日早盤高開高走,一度漲超7%。截止發稿,三安光電漲幅收窄至3.02%,報收14.99元。
這并非格力首次以入股上市公司的方式布局芯片產業。
2018年底,格力斥資30億元,參與上市公司聞泰科技收購歐洲芯片巨頭。交易完成后,格力合計持有聞泰科技超10%股權。
此外,格力去年8月還以10億注冊資本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董明珠的“格力造芯”,正在一步步推進。
2018年年中,在格力電器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芯片業務被列為格力未來的發力重點。董明珠表示,未來3年公司要投入500億元用于芯片研發制造,并且要堅定不移地去執行這個路線。
(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利30億后,再發補貼公告
剛剛過去的雙11,不僅各大電商平臺的銷量創新高,格力電器的銷量也創下了家電行業的“新速度”——15秒,全網銷售破億。
11月10日,格力電器官微公告,格力電器“11.11”期間讓利30億元,打擊低質偽劣產品,變頻空調、定頻空調最低價分別至1599、1399元。
根據格力電器的官方微博,格力將拿出精品機型和最優價格回饋消費者,讓利高達30億元。此次活動將在各大授權電商平臺以及線下3萬多家格力專賣店同步展開,統一價格。活動僅限“11.11”期間,活動結束后即回歸原價。
雖然雙11前夜,格力電器的降價行為引發了空調界的口水仗,但是并不妨礙格力電器大賣。
在15秒全網銷售破億之后,格力電器半個小時后又官宣,21分36秒,全網銷售破10億。
目前還沒有官宣格力電器全天的銷售額,但是11日晚8點,格力電器又豪氣地宣布,今年以來買的格力“俊越”“T爽”系列產品,都將可以憑有效購買憑證申請補貼。
不少網友表示,董小姐這波操作真走心~
格力電器三天跌逾8%
市值蒸發近300億
消費者滿意了,可是對于這樣超預期的降價力度,投資者卻不滿意了。
11月12日,格力電器早盤盤中一度跌4.2%,股價跌至本月以來最低。
格力電器三個交易日最高跌近8%,市值一度蒸發近300億元,創下8月初以來最大。
此前中金報告表示,格力空調“雙十一”當天產品降價力度大,超出市場預期,大幅降價導致空調市場競爭加劇,空調板塊股價大幅調整。
美的集團、海信電器等空調生產商股價在近三個交易日也出現了大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