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重蹈Facebook的覆轍,Google在歐洲推出了新的廣告政策,以對抗干擾選舉的勢力。
明年5月,歐盟地區多達3.5億選民將投票選出705名歐洲議會議員。對此,Google要求從明年1月開始,所有想要在Google產品上投放政治廣告的廣告主,必須提交黨派注冊文件自證身份;如果是個人廣告主,則需要提交歐洲的身份證。
Google沒有說明具體會如何辨別申請者所提交資料的真假性。它的前車之鑒,Facebook,已經早它一步嘗試了類似的審核方式,也早它一步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十月,Facebook宣布要對投放政治廣告的廣告主進行審查,要求他們自證身份并授權Facebook公開。但在本月早些時候,該系統卻被發現極其容易被愚弄,Facebook不得不推遲該計劃。畢竟僅僅要求廣告主上傳一張身份證或者提供一個黨派名稱,并不能保證打廣告的就是本人。
另外,Google 也會和Facebook 一樣,建立一個可以搜索的廣告數據庫,以便公眾可以獲得足夠透明的競選廣告信息,了解是誰投了廣告,廣告主花了多少資金,瞄準了哪些人群等等。
在定義哪些廣告是政治廣告的問題上,Google 給出了一個十分嚴格的方案:任何提到政黨、候選人或公職人員名字的廣告都將被歸類為政治廣告,需走政治廣告的申報流程。這是為了避免讓2016年Facebook 上的一些“看上去人畜無害,實際上是為了左右政治觀點”的“軟性政治廣告”再次成為漏網之魚。
另外,雖然Google 沒有特意說明對廣告主國籍的要求,但其在聲明中表示新規定適用于所有“歐洲的政治廣告投放者”,所以TechCrunch 猜測這代表了非歐洲組織或個人將不被允許在選舉期間投放與歐盟選舉有關的政治廣告。Facebook 在今年美國中期選舉期間就不允許美國之外的組織或個人投放政治廣告,以免“境外勢力操縱選舉”之嫌。
Google還表示,該公司將在明年5月選舉正式開始前發布一份歐盟選舉廣告透明度報告;與各成員國的選舉委員會合作,為選民普及所需投票信息;為最易面臨網絡釣魚攻擊的脆弱群體提供免費的安全培訓;通過“Google 新聞實驗室”與所有27個歐盟成員國的新聞機構進行合作,為記者提供最新的工具和技術,以識破虛假新聞并支持他們對選舉的報道等等。
又是出報告又是出資源,Google對此次選舉的緊張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今年9月,Google、Facebook、Twitter 等科技公司共同簽署了一份歐洲行為準則,承諾在歐洲打擊假新聞。雖然這份準則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歐盟給各科技公司開出的罰單卻是實打實的。近年來因為涉嫌壟斷、對假新聞處理不力、偷稅漏稅、泄露用戶隱私等等各種原因,歐盟一再地開出天價罰單,這些科技公司甚至被戲稱為歐盟的“取款機”。
麻煩最多的Facebook 在選舉到來前也表現得最積極。早在今年 9 月,Facebook 就已經開始為選舉作準備——最知名的一項舉措是在其總部設立“戰情室”(War Room)。這間無窗的會議室內聚集了包括計算機工程專家、數據科學專家、政府專員、編輯和記者等在內的幾十名員工,全天 24 小時對有害選舉的內容進行刪帖,對散布謠言的個人或組織進行封號。
但今年 11 月選舉正式開始時,哥倫比亞大學數字新聞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喬納森·奧爾布萊特(Jonathan Albright)卻在研究后得出了“本次選舉中 Facebook 上的‘國產虛假信息’幾乎與當年被克里姆林宮贊助的那場選舉中的虛假信息一樣多”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