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近日,騰訊正在孵化信用支付產品的消息不脛而走。有媒體報道,該產品預計在今年四季度上線,由微信支付團隊運營。
騰訊方面并未對該消息予以否認,有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未收到相關產品消息。”
或由微信支付團隊運營
與“微粒貸”形成互補?
該消息稱,將來用戶在使用微信支付時,或許可以使用“分付”先付款,再在賬期內延長時間付款或者將賬單進行分期付款。預計在今年四季度上線,由微信支付團隊運營,目前處在與部分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洽談合作的階段。未來或將通過開放白名單形式和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助貸、聯合貸的模式來運營。
有知情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稱,“該項目尚不確定由哪一個團隊做,但應該是微信支付(團隊)。”
而微信支付團隊曾讓支付寶吃了不小的“悶虧”。早在2014年之前,移動支付C端市場份額一直是支付寶一家獨大。而現在的C端支付市場則早已是雙寡頭局面,支付寶與騰訊財付通合計份額超過90%。
騰訊之所以能夠強勢“蠶食”支付寶的市場份額,要歸功于2014年春節騰訊推出的微信紅包功能。
資料顯示,目前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主要有理財、支付、證券和創新金融四大板塊。根據騰訊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第二季度收入228.88億元,同比增長37%,是四個主營業務板塊里同比增速較快的。且微信已經擁有超10億人的龐大用戶規模。
“從騰訊金融板塊布局考量來看,確實需要推出一款產品來刺激騰訊金融業務增長。”西南財經大學普惠金融與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推出信用支付產品,可以增加用戶粘性,進而實現流量變現就顯得十分必要。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騰訊旗下微眾銀行已經有類似產品“微粒貸”,其官網顯示在微信及手機QQ端均有借款入口,如果此次微信推出信用支付產品,是否將對微眾銀行相關業務產生沖擊?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嘉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沖擊和競爭會有,但是不會太大,雖然都是消費信貸產品,但客群,使用場景大不相同。”
針對此事,微眾銀行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予回應。”
陳文認為,若騰迅推出分付的話,或將與微眾銀行的微粒貸產生合作關系,例如百信銀行與度小滿金融,未來微眾銀行中的資金可能更多由分付放出去,而微眾銀行也可以由此做大。
“花唄”蛋糕將被分食
能否再次“偷襲”成功待解
雖然微信已擁有億級的流量用戶,但相較于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的花唄及京東數科旗下的京東白條,騰訊分付的入局顯得有些姍姍來遲。
縱觀各家互聯網金融巨頭,通過信用支付產品進入信貸消費金融領域“戰役”早已打響。2014年2月份,京東上線“白條”;2015年4月份,“螞蟻花唄”正式上線;之后蘇寧金融上線了“任性付”;美團上線了類似花唄的產品“買單”;百度旗下的百信銀行也開始試水虛擬信用卡,上線了“pay伴”。
據螞蟻金服方面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花唄的經營主體螞蟻小微小貸公司總資產為217.3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6.85%。2018年全年,花唄實現營業收入23.09億元,凈利潤3.67億元。目前花唄線下支付場景,除了天貓、淘寶、餓了么等線上消費,還包括家居、家電、家具、教育、生活服務等消費場景。
根據京東數科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京東白條已經覆蓋了旅游、租房、教育、婚慶、汽車、裝修、汽車等消費場景。
京東白條“掌舵人”許凌曾表示,“觀察使用過京東服務的用戶消費前后5個月的表現,用戶在使用白條后和使用前對比,月均消費訂單比例提升了52%,月均消費金額增長97%。”
而蘇寧的任性付目前在蘇寧線上、線下場景商品消費均可以分期。
顯然,如今的信貸消費金融市場早已是混戰局面。但即便如此,基于騰訊財付通龐大的支付端口,“分付”的推出其想象空間仍是巨大的。
陳嘉寧表示,“分付的優勢是微信的海量的客群資源,以及微信支付的消費場景。”他同時強調稱,“花唄的蛋糕確實可能被分食,也迫使其向細分市場發展,去努力為特定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無論如何,市場競爭對于消費者來說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