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騰訊成長守護平臺華為、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在深圳宣布達成合作,成立“未成年人守護生態”,共同構建未成年人健康網絡的全鏈條保護。參與這次合作的除了手機廠商外,還包括了游戲制作方、專家智庫等游戲內容生產制作的其他環節。
騰迅成長守護平臺于2017年2月正式成立,目的在于通過監控用戶的游戲習慣,最終實現協助家長對未成年人子女游戲進行健康監護。其主要功能包括:實名認證并綁定未成年人游戲賬號、子女登錄游戲及消費實時提醒、消費額度設置、游戲登錄時段設置、一鍵禁止游戲等。目前,騰訊成長守護平臺的用戶已經超過了1000萬。
成長守護平臺的誕生,伴隨的是網絡游戲,特別是手游所帶來的一系列爭議。2017年以來,有關未成年人不健康游戲的新聞屢屢出現,比如學生花費幾萬元為某款游戲進行充值;學生因為不被允許玩游戲而跳樓等等。
《中國青少年網絡游戲行為與保護研究報告(2017)》顯示,約70%的青少年有過游戲付費行為,約2/3的青少年通過網絡支付工具給網絡游戲付費。
在消費觀念尚未完全形成的情況下,未成年用戶經常會進行不理智的游戲充值或者游戲行為,從而引發社會問題。
為了規避這些問題,作為國內游戲產業的重要參與方,騰訊也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比如在2017年7月,騰訊就以《王者榮耀》為試點,推出了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之后,“未成年人游戲消費提醒”等服務也陸續被推出,來規范未成年用戶的游戲行為。
除了自身的投入之外,騰訊也在不斷尋求外部的合作,來共同建設防護措施。這次,騰訊選擇的合作伙伴是手機廠商。
騰訊方面表示,將會與手機廠商在功能置入、帳號打通、設備管控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手機廠商將會開放一定的底層信息權限,來和騰訊共同實現系統層級的交互,從而更合理地甄別出用戶的詳細身份,來采取相關的措施。
具體來說,騰訊能夠通過和手機廠商的合作,在保證隱私的情況下更好地獲取用戶的信息,從而采取適當的未成年人防護措施。
手機廠商此前也曾經推出過相關的未成年人游戲防沉迷措施。以小米手機為例,它們在2017年11月啟動了“風箏守護”,來規范未成年人的手機使用行為。
然而手機廠商并不能夠完全了解游戲產品的設定,這使得它們所推出的守護模式只能在相對淺層的方面進行用戶監督,而不能夠具體深入到具體的用戶行為。
在游戲平臺能更精準地了解用戶在垂直品類當中使用信息的情況下,手機廠商選擇對平臺方開放相關的數據,能夠促進雙方起到更加精準的監督作用。
目前,在騰訊成長守護平臺的官方網站上,小米風箏守護已經作為合作守護方案進駐。家長可以在當中設置子女的應用使用時間、危險網址攔截等。之后,更多的硬件廠商還會與騰訊就游戲的具體監管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就在上個月,騰訊升級“《王者榮耀》健康系統”,以北京為起點啟動了全部用戶的強制公安實名校驗,未通過校驗的游戲賬號將禁止登錄。為了更好的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騰訊之后還會把這項經實際驗證有效的防沉迷措施作為標準配置,在全線游戲產品中啟用。
在這次發布會上,騰訊無線合作開發部總經理李致峰也表示,在安全和可控的前提下,未來不排除會在監護方面調用人臉鑒別功能,但細節目前還在與相關部門討論中。
除了監管功能外,騰訊“未成年人游戲主動服務平臺”也推出了“教育專線”服務,由具有教育資質的客服為部分家庭提供專門電話輔導,來對游戲沉迷問題進行疏導。
根據騰訊方面的介紹,目前騰訊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保護工作已經形成了覆蓋游戲事中、事前、事后的三大體系。事前為成長守護平臺,事中則是針對游戲時長的強制干預,事后包括了介入提醒、規導教育等方面。
今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對網絡游戲實施總量調控,具體措施包括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等。對此,《人民日報》發文稱,“防止未成年人過度沉迷,網絡平臺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8月15日,騰訊發布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當季度騰訊智能手機游戲業務營收176億人民幣,環比下降19%。下周,騰訊即將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野村證券發文稱,由于季節性因素核心產品的推動,騰訊手游收入將有所復蘇,收入環比增長服務預計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