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說愿意給我退副卡和錢,而我拒絕了。我發個微博就為15塊?我是因為投訴無門,繳完費到處打電話沒有人工回應,不知何時通網。而像我這樣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用戶何止千或萬?我們什么時候能以權利對等的方式消費購買?”作家六六發聲,再次走向維權之路。
近日,六六在微博投訴中國電信,稱其購買家庭網絡時被強迫拿一部免費送十幾個G流量的手機,每個月贈送的額定流量不用完就扣款。六六表示,在已經一次性繳納年費的情況下,已經數次因為當月贈送的手機流量沒用完,而被切斷家庭網絡,并且沒有提前通知。
次日,中國電信回應稱,對六六反映的問題,中國電信已與機主取得聯系,進行溝通并解決了問題。對此,藍鯨TMT記者詢問電信方面,截止發稿對方暫未回復。
兩天后,作家六六再次發微博,表示投訴問題并未得到解決。
六六:關鍵在隨意斷網,繳完費也不知何時通網
12月2日晚間,六六在微博上投訴中國電信,表示其在簽了一年家庭網絡協議后,被強迫拿一部免費送十多個GB流量的手機,每個月用不完額定流量就會扣款。目前已經數次因為手機流量沒用完而被無預警地切斷家庭網絡。在交完錢以后,也從不即時開通,需要不斷聯系相關人員,并且聯系不上。
12月3日,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回復稱,關于12月2日晚間六六在微博上投訴的問題,已經與機主進行了溝通,并解決了相關問題。但具體的解決方式不方便透露。
12月5日,中國電信上海客服發微博稱,六六辦理業務時,在單寬帶、融合類套餐(手機+寬帶)等不同類型套餐中,主動選擇了融合類套餐:十全十美暢享套餐。并非電信“強制購買”。
電信方面稱,“免費上網手機卡每月至少用十個G的流量,用不完扣費15元”的情況,經查證,機主申請了 15元寬帶提速包,是十全十美融合套餐用戶15元寬帶提速包。用戶可按實際需求自由選擇,并不存在“強迫消費”。選擇該服務后,套餐內寬帶可享受升速,如機主的寬帶就從原來的500M升速到1000M。此外,若套餐內手機流量當月用滿10G,次月可減免此15元提速費用,也就是說15元是寬帶提速費用,并非手機流量費用。這項促銷活動旨在讓用戶有機會減免15元寬帶提速費用。
不過,電信方面并未對六六提及的毫無預警就切斷家庭網絡,以及交完錢后無法即時開通等問題進行解釋說明。
一位法律相關從業者對記者表示,在電信合同文本中,不應含有以下內容的條款:規定當用戶由于過失未及時履行合同繳納相關費用時,電信企業可以不對用戶履行通知義務而徑直斷網。
“在捆綁消費,以及不通知就斷網這件事上,電信只要說不清楚為何家庭網一定要跟一張附卡和三張家庭卡,那這事就是沒有解決,因為未來,你們還是可以隨意斷網,而作為消費者,你不給我個人斷,不代表你不給大眾斷,那就不是我發聲的主要目的。”六六在6日晚間的微博中表示。
六六指出,自己本次投訴中國電信,是因為這種情況不是只有自己遇到,而且有其他大量用戶都需要面對同樣的問題。“我是因為投訴無門,繳完費到處打電話沒有人工回應,不知何時通網。而像我這樣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用戶何止千或萬?我們什么時候能以權利對等的方式消費購買?這才是我發微博的目的。”
12月6日晚間,作家六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在微博上投訴中國電信的問題“完全沒有解決”。
用戶苦運營商套餐復雜規則久矣
根據六六透露,與電信簽合同的時候,電信方并未告知因附屬卡欠費就會停家庭網。這是發生后才知道的。不過在電信問是否需要繼續服務的時候,仍然表示需要,因為“我錢都交了,不服務難道他們會退錢?而且錯在我,我沒有跑到10個G啊!”
有人質疑其未仔細閱讀相關條款規定,建議其辦理業務時弄清相關規則。然而,記者發現該套餐有些復雜。記者通過上海聯通官網查詢“十全十美暢享套餐”,發現六六選擇的是后付費129元寬帶。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研究此套餐后,評論稱該套餐有年繳后捆綁月活動,而且是兩個關聯、互補的最后“0花費”的月活動。一個是“15元寬帶提速”,另一個是“月手機流量超過10GB后,下月退15元”,但后一個不是獨立的,只適用于辦理了前一個“寬帶提速”的用戶。而10GB是一個較高的門檻(2019年10月,我國手機用戶月均流量約8.5GB)。這么復雜的交叉規則,連六六這樣的文化人都搞不清楚。
“運營商員工的數學、邏輯平均水平超過六六,但運營商用戶的數學、邏輯八成低于六六。按哪個標準設計套餐?”付亮表示。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想要辦理寬帶業務的用戶,無一例外,他們都表示套餐之復雜,令人眼花繚亂。
通信分析師馬繼華對記者表示,融合套餐肯定比單個購買寬帶要合算,運營商推出來一定是做了研究,適合很多用戶,但不一定是所有,用戶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
三大運營商公布的10月運營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整體移動用戶規模突破9.43億,中國電信整體移動用戶量為3.32億左右,中國聯通移動用戶總量3.22億左右。寬帶方面,中國移動累計寬帶用戶達到1.87億,中國電信累計寬帶用戶達到1.53億,中國聯通累計寬帶用戶8455.3萬戶。
彼時,中國電信在寬帶業務領域一直是穩居第一,但數據顯示,中國移動已然成為后起之秀,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的差距正逐步擴大。對電信而言,保證良好的用戶體驗才是穩定增長的基石,正視用戶投訴、妥善解決問題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