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初升高、申請大學,在每一個階段,全世界的中產(chǎn)家長恐怕都一樣焦慮,送孩子上輔導班、參加考試…唯恐孩子一步走錯,進了那個失敗的“平行世界”。然而擇校并不是買包,只看大牌遠遠不夠,只有適合孩子的,才算好學校。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選校的幾個原則。
文|mikizhou
From Miki粥
【資料圖】
微信號:mikizhou99
豁出去沒朋友,講幾個身邊擇校的事故。
第一個朋友,小孩在海淀讀書,教育風格按照她自己的說法,純粹散養(yǎng)不操心。
也確實如此,作為一個海淀家長她從來不跟自己死磕,買書報班都是跟風也不圖小孩真用得上,對她來說,錢花掉就算雞娃盡了力…
幼升小擇校,聽說周圍學校不好,跟著鄰居申請了離家遠的一所學校。
接送了一年發(fā)現(xiàn)受不了折騰:大人可以奔波,小孩起早貪黑影響學習??!于是租房搬家,住到了學校附近。
一個月房租1萬8…
成本不低,但考慮到學校九年一貫,這錢也算花得值吧。
結(jié)果,前兩天她突然問我,知不知道五環(huán)邊上開了一個新學校?某海淀六小強旗下的民辦學校。
還沒正式開始招生,只是在家長群里流傳著一個招生文件,上面寫著誰負責誰掛帥,計劃招生,首批針對哪些人群等等…想讓我?guī)兔Υ蚵?,看看能不能把小孩安排進去?
我問她,你家小孩不是九年一貫?zāi)苤鄙袑W嗎?當初幼升小也是看中了這一點。為什么突然要大費周折,送去另外的學校?
她說,想進一個好學校。
我說,什么叫好學校?
她說,就是比現(xiàn)在學校的中學部要好吧。
我說,那怎么叫好呢?你覺得是師資強、課程好,還是看升學結(jié)果?
這話聽著非常挑釁,朋友有涵養(yǎng)沒有跟我翻臉。?
知道這些問題她應(yīng)該想都沒想過,只是看到海淀六小強的牌子,就一廂情愿地感覺師資、課程、升學都不能弱,哪怕只是所新學校。
媽媽擇校,跟買包一樣,只選牌子不看內(nèi)涵。
前兩天,閨蜜大幾千入了個小手機包,買的時候覺得真好看,到手發(fā)現(xiàn)手機不能套殼,套殼就塞不進包,出門還得配件有口袋的外套。
家長擇校其實也是一樣。
學校大牌,砸錢找路子、買房搬家也要把小孩送進去,但實際上學??赡懿⒉环闲『⒌男枰?。課程實驗性質(zhì),課堂和傳統(tǒng)公立模式完全不一樣;學習需要考自驅(qū)力,當媽的天天催作業(yè)的大概率跑不到最后;
而且,升學方向只有出國。萬一家長還想讓小孩高考呢?全然沒有了解,就開始琢磨怎么找路子把娃送進所謂的「名?!?,純粹是一拍腦門,頭腦發(fā)熱啊。
估摸她快要跟我翻臉,抓緊時間解釋:適合孩子的,才算好學校。
如果真的為孩子好,選學校我覺得有幾個原則:
第一,寧為雞頭不為鳳尾。沒人愿意一直在大環(huán)境里當墊底,小孩也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時代被學霸虐,一生陪跑,心態(tài)不好。
還不只是心態(tài)會有問題,競爭資源的時候也沒有任何優(yōu)勢。
因為就算是海外六小強,中科院的院士、海外交換也不可能做到「雨露均沾」。就像今年101的大藤錄取非常炸眼,實際上是因為做了一個英才班,對著幾個爬藤有望的娃,梭哈下了全部頂級資源。
這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的嗎?不可能。資源稀缺如金箔又不是A4紙。
有個藤校的小孩跟我說,自己曾被媽媽塞進頂尖如六小強這樣的公立,一路被虐出了暗傷,神仙同學永遠不會有錯題,而自己只是個凡人。
實在讀不下去,高中去了一所國際學校,學業(yè)競爭壓力小,還有機會施展如領(lǐng)導力這些特長,最后憑借著優(yōu)秀的社會實踐能力進了藤校。
第二,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性格。
有的小孩就是不喜歡讀書有惰性,習慣于爹媽老師做幕后推手,沒人管不行,就不能給他們找環(huán)境過于自由的學校,一天三張卷子做抓手,成績才會好;
有些小孩抗壓性不強,喜歡自己摸索興趣,腦子里天馬行空。這種就比較適合實驗性質(zhì)的學校,不按部就班地學習更能幫助他們發(fā)展。
但現(xiàn)在很多爹媽都有點一廂情愿,也不管小孩什么學習體制,都是憑自己的喜好選學校,把需要管的小孩搞進國際化學校,最后結(jié)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都2000塊一個學時瘋狂補課,就是沒理解自己選擇國際教育是選擇了個啥…
第三,掂量好自己的斤兩。
怎么說呢?頂尖學校之所以頂尖,不是學校厲害(可能只占個50%還隨學段上升而遞減),而是家長厲害。個個都在雞娃方面表現(xiàn)出了超人的一面,體力強勁、思路清晰、財力充沛,盤資源如同家常便飯。
當年我朋友一路買房置地給小孩打通海淀六小強之路,高中想讀101國際部,去開家長會發(fā)現(xiàn)自己懵懂無知,跟人家其他準備拼學額的媽媽來說,就是雞娃的學渣。
大嘆一口氣,佛系如她甘拜下風,最后把小孩送進普通的國際高中,升學去讀澳洲八大很不錯,還省了一大筆爬藤的錢買了一套別墅。
所以,削尖腦袋想進名校,就得好好琢磨琢磨,是家長財力拼的過,還是小孩能力拼得過?拿得出幾百萬上千萬買學區(qū)「拼爹」,都是升學競爭中的弱勢群體…
現(xiàn)在讀國際學校也焦慮,讀公立沒補過英文,上來就要掐尖進最國際化的。
擇校上來就問一句,有沒有路子?這真沒辦法回答。就算有路子,英語不行您也走不了啊。全英文教學,娃聽不懂怎么辦?
不負責的學校敢收,你也不敢讀;負責的學校不收,爹媽非要強求。
大部分時候家長聽不進去建議,覺得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包括天賦智商。自己生出來的娃一水名校的資質(zhì)——
別人用了五六年的時間學英文的積累,自己小孩半年就可以碾壓,只要當?shù)恼埖闷鹨恍r2000塊的老師;只要送進了排名最好的學校,就相當于拿到了清北大藤的入場券。
錢,是解決教育問題的靈丹妙藥。
但實際上呢?我看多了不成功的例子。
名校里的名師、非富即貴的二代,幼兒園起步,東西城到海淀一路橫掃:景山、實驗到人大附、實驗,四中創(chuàng)新班到十一國際部,但后來也沒怎么樣啊。
一路都是吊車尾的,在學霸堆里精神受虐陪跑…
明明爹媽傾其所有規(guī)劃了頂尖之路,怎耐基因不給力,均值回歸瞎了資源。
北師大實驗很強,里面也不是個個學霸;人大附14個班,資源都砸在有機會出清北的早培班,其他師資被學生吐槽有參差…
說了這么多,就是想勸大家別太為難自己,升學是命,盡力就好。
Miki粥,資深媒體人,教育紀錄片總策劃,創(chuàng)造了"順義媽媽"一詞。個人公眾號:Miki粥(mikizhou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