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資料圖)
為了“清涼一夏”
不少孩子選擇游泳玩水
然而稍有不慎
就易發生溺水事故
案情回顧
2022年7月,江西省興國縣三名未成年人黃某甲(15歲)、黃某乙(14歲)、黃某丙(12歲)到某河潭游泳。
黃某甲游到河潭中間位置時下沉,黃某乙找了一根竹竿搭救,未成功。后黃某乙騎著黃某甲的電動車到周邊居民家求救并報警。民警到達現場后配合救援隊人員展開施救,將溺水人員黃某甲打撈上岸,急救人員在岸上救治約半小時,黃某甲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發生后,黃某甲父母以當地鄉政府、縣市水利部門、該河段采砂權經營公司、監管公司及采砂權承包人未盡到監管責任,將他們告上法院,要求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誤工費等共計人民幣65萬余元。
法院審理
興國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黃某甲溺亡河潭不是人群經常聚集地,更不是供公眾使用和服務于人民大眾的活動場所,不符合公共場所的特征,也不屬于采砂經營場所范圍內。原告主張黃某甲溺亡的水潭系被告承包經營采砂后未回填形成的,證據不足。且河道上設有“當心溺水”的安全警示標志,當地學校也對家長和學生進行了防范溺水安全教育,嚴禁學生私自下河游泳,黃某甲仍到河道水潭游泳,是造成其溺水死亡的直接原因。
綜上,法院依法作出判決,駁回原告黃某甲父母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醒
個人是自身生命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在參與室外活動前,要充分了解該活動的風險性,活動過程中要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各位父母及孩子監護人一定要擔負起監護和保護孩子的義務,天氣漸熱,溺水事件進入易發期、高發期,要預防孩子下河游泳、嬉戲等不良行為。
轉自興國縣人民法院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