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來了!還記得你小時候收到的第一個玩具嗎?古代的玩具長什么樣?古人喜歡玩什么樣的游戲?這些考古出土文物,都在講述著古代小朋友的快樂,快來感受一下這份童趣吧!
動物塑像青銅玩具來自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出土于海昏侯劉賀長子劉充國之墓,一組四件被裝在漆木盒中。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副館長范麗君說,青銅材質象征著王子的尊貴身份,青銅小獸小巧可愛,或是王子生前心愛的玩具。
鵝形哨出土于江西吉安的宋代吉州窯遺址。吉安市博物館館長李希朗說,吉州窯的瓷土粗松,有近似于陶的特點,可塑性較強。這里出土的瓷塑大多不超過10厘米,動物瓷塑的原型多為社會生活中所常見。從出土的瓷塑數量來看,吉州窯當年的訂單量很大,頗受市場歡迎。也許每一只鵝形哨的背后,都有一名鼓著腮幫子的稚童。歷經時光荏苒,鵝形哨到今天還能發出動聽的哨音。
(相關資料圖)
馬小人大的點彩騎馬人物塑像同樣出土于吉州窯遺址,這種夸張比例透露出一種質樸和童趣。仿佛當年的匠人被身旁玩耍的孩童感染,拾起一旁的泥巴,隨手捏出這一畫面將其定格。江西省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主任郟穎麗說,吉州窯的人物瓷塑能直觀地反映出大眾生活的場景以及對生活的美好祝愿,體現的是古人樸素的價值取向。
三件捶丸均出土于吉州窯遺址。球體為實心,大小相仿,裝飾紋樣各異。郟穎麗介紹說,捶丸由唐代的步打球演變而來,是一種古代球類運動項目,在以杖擊球、場地選擇、設置球洞等方面與高爾夫球有著驚人的相似。
斗蟋蟀是很多人難忘的童年回憶,這只青花纏枝牡丹紋蟋蟀罐出土于景德鎮明清御窯廠遺址。景德鎮御窯博物院院長翁彥俊說,蟋蟀罐的構圖和筆意與明宣宗朱瞻基御筆畫神似,圈足與蓋內底書“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證實了宣德宮中崇尚蟋蟀之戲,這些蟋蟀罐可能是當年皇帝的玩具。
穿越時空長河
古人的童年時光在文物中被定格
伴隨著今人的探索
這些古代玩具重見天日并獲得新生
跨越千年
這些童趣場景仍能觸動我們的心靈
愿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快樂的童年
每一顆童心都被呵護、珍藏
你最喜歡哪一件玩具?
一起來聊一聊吧
策劃:齊慧杰
監制:胡國香、郭強
記者:袁慧晶、舒暢
海報:呂梓源(實習)
學術指導:
江西省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主任?郟穎麗
景德鎮御窯博物院院長?翁彥俊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副館長?范麗君
吉安市博物館館長?李希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