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提升環境促發展”新聞發布會,對四川省近日印發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1+2”政策的有關情況作介紹。
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述“1+2”政策,“1”指《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升行動方案》,“2”即《關于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關于進一步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若干措施》,分別從政府和市場主體兩個維度進行政策體系的設計,如行動方案圍繞如何更好地發揮政府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展開,而兩個“若干措施”的配套政策則圍繞市場主體,旨在激發其內部的造血功能和發展動能。
(資料圖)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總經濟師董若潔介紹說,“此次出臺的‘1+2’政策體系具有系統性、精準性、創新性的特點。”通過政策“組合拳”,切實為廣大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
5大專項行動
提升民企發展環境
《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升行動方案》聚焦民營市場主體最關心、最突出的問題,提出開展政策清理完善、融資難題破解、拖欠賬款清理、資源要素保障、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等行動,并明確了保障措施,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在政策清理完善行動方面,四川將主要通過運用政策明白卡、惠企政策計算器等措施,讓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更方便、更快捷、更全面地知曉政策、獲取政策、用好政策。
在融資難題破解行動方面,四川將通過信用增信的方式,讓民營企業更容易獲取金融支持,實現無抵押貸款,幫助大家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緩解資金壓力。
在拖欠賬款清理行動方面,四川將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加快拖欠賬款的核實、清償,對拖欠金額大、欠款周期長的實行省級督辦,加強政府投資項目資金來源審查,嚴禁墊資修建,防止出現“邊清邊欠”。
此外,還將啟動資源要素保障行動和政務服務效能提升行動,加大高峰時段用電、用氣保供力度,保障正常生產經營需要。切實解決好民營企業的人才引進和用工保障,營造國企民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營造尊商重商的濃厚氛圍。
10項措施
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重要主體。從四川發展的內生動力來看,民營經濟撐起全省經濟“半壁江山”。截至6月底,四川市場主體為870.62萬戶,其中民營市場主體847.39萬戶、占97.33%。
此次四川出臺的《關于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從鼓勵創新、支持融資、降低成本、公平競爭、市場拓展五方面提出了10條措施。通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首臺(套)產品推廣應用、加大融資擔保支持力度等舉措,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在鼓勵創新方面,對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研發投入增量、基礎研究投入等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補助標準,對民營企業首臺套產品加大支持力度。在支持融資方面,將小微企業、“三農”主體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推廣“稅電指數貸”等特色信貸產品。在降低成本方面,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申請失業保險返還。推動具備條件的用氣企業“轉供”改“直供”,降低小微企業電力接入成本,對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工業項目降低土地出讓底價。在公平競爭方面,建立完善招標文件負面清單,防止設置不合理門檻條件。認可民營建筑企業以聯合體方式承接的工程業績。提高民營中小企業政府采購合同的預付款比例。在市場拓展方面,鼓勵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拓展,對展位費用、人員費用給予補貼。適時擴大風險補償資金池,按規定對民營企業給予融資成本補助。
《關于進一步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若干措施》則從優化準入準營環境、保護合法權益、降低經營成本、鼓勵引導自主創業、拓展發展空間、加強服務支撐6方面提出了24條措施,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經濟健康發展。